暖心专区 进入长者模式
赛罕区人民政府
2024 06-25 15:25

来源

区政府办公室

浏览次数

赛罕区:动态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赛罕区部分幼儿园所管理员及监测教师观摩普通话监测系统操作流程。


 
    “借助学前智能助教系统,我们幼儿园每学期开展不少于 3 次普通话水平动态监测,实时掌握全园幼儿普通话水平。”呼和浩特市赛罕区第八幼儿园副园长曹蕾介绍,在该园举行的自治区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赛罕区项目校(园)生幼监测推进会上,曹蕾对学前儿童普通话能力跟踪监测系统使用、跟踪监测实施办法及监测过程中的注意事项等进行了详实的解读说明,并现场指导监测系统的操作。
    学前儿童、中小学生是学好、规范使用好普通话、规范字的关键学段。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抓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提升项目校(园)重点工作,动态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
    赛罕区的项目校(园)利用学前智能助教系统来辅助日常教育,为学前儿童创造一个标准化的语言学习环境,进而加强他们的普通话使用能力。项目校(园)针对学生进行专题学习,确保小学语文课堂和教材系统在教学中的常规应用,逐步提升学生的语言文字水平。同时,这些学校根据教育部的相关监测标准,利用小学语文课堂,每学期至少进行三次学生能力监测,确保课程标准和学生的语言文字能力目标得以实施。
 
    此外,项目校(园)还为全体教师提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常规培训。通过建立个人账户、定期学习打卡、模拟测试数据采集分析、定期考核以及评优表彰等手段,激励教师持续学习,提升教学效果。同时,项目校(园)会追踪统计教师的普通话达标和提升情况,确保形成一个从初始监测到阶段监测的系统化、常态化提升模式。教师每周需完成至少60分钟的语言文字专题学习,每学期还要参加一次考核监测,这些学习和监测情况都会被纳入专业人员的继续教育管理体系。
 
    “学校、幼儿园要常态化开展师生诵读、演讲、讲故事、阅读、书法、规范书写等社团、第二课堂训练,积极组织参加各级中华经典诵写讲活动,引领师生自觉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不断提升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和水平。”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区语委办副主任王润锁说。
 
来源/内蒙古日报·草原云记者:王雅静

主办单位:呼和浩特市赛罕区人民政府 地址:呼和浩特市赛罕区昭乌达路169号

蒙ICP备10000440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150105000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0249号

技术支持:内蒙古凌动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建议您使用Chrome谷歌、360、搜狗等新版浏览器访问本网站)